重庆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购买限制使用农药须亮明身份
在行动中,执法人员每到一个农资销售点,都对化肥、农药、种子等农资进行了认真的查看,检查是否存在假冒伪劣种子、化肥、农药流入市场,农资店是否有营业资质,农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,以及是否建立健全农产品经销台账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。根据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的规定,执法人员特意询问了销售人员,是否存在给不明身份的人售卖农药。
“我们都是在电脑上备案。”相关农资销售点的工作人员介绍,现在农药售卖的规定非常严格。按照规定,对于限制使用农药,如果购买者不能提供个人身份信息、电话号码、家庭住址等情况,工作人员禁止销售。当农药正常售卖时,购买者的相关信息会录入农产品经销台账,防止农药卖得不明不白,造成土壤污染等。
“经过一天的检查,我们暂未发现违法行为。”合川区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唐鸿钧提醒,广大农民朋友如果要购买农资,首先一定要选择正规门店,然后认清农资的包装。以种子为例,就要是看清楚种子的品种名称,以及适应性、风险、产量、品质、检测日期等审定情况。有时就算是合格的种子,如果与当地的气候、土壤等不适应,或者过了期,也会出现不能正常发芽的情况。
“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,做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意义重大。”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,重庆市将严格源头许可管理、狠抓农资市场监管、加大执法办案力度。特别是以春耕备耕、秋播秋种为重点时段,以农村和城乡接合部、互联网领域、果菜茶中药材等特色产区为重点区域,开展质量监督抽查,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农资、非法添加隐性成分、有效成分不足、套用冒用品牌等违法行为,坚决打击“黑作坊、黑工厂、黑市场、黑窝点”和无证无照经营活动。
同时,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和农资追溯管理。加快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,强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。加大信用信息归集、公示和共享。对农资生产经营失信主体,从行政许可、行业准入、政策支持、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,依法依规采取限制措施,使“守信者一路绿灯,失信者处处受限”。推进农业投入品追溯管理,全面落实农资经营追溯管理制度,力争兽药经营企业实施追溯全覆盖。
发表评论
最新评论
热门资讯
- 投诉主题:确权的基本农田2017-17-02
- 北京联通利用合同欺诈消费者2017-17-01
- 北京联通坑骗用户 霸王条款2017-17-01
- 钾肥进入微利时代转型“声2017-17-01
- 杭州冒牌110诈骗爆棚 警方2013-13-13
- 投诉主题:易行商旅营销欺2018-18-23
- 损失惨了!只因土地确权时2017-17-02
- 水溶肥登记放开:利焉?弊焉?2017-17-01
- 朝阳农场主“直追”中院士2017-17-24
最新加入
- 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签署部2019-19-13
- 消息:长江猕猴桃产业技术2019-19-13
- 消息:我国农民合作社和家2019-19-13
- 经验:信阳的绿色致富路2019-19-13
- 经验:甜蜜的网红——额济2019-19-13
- 经验:青海省的绿色有机农2019-19-13
- 经验:湖南省的农机产业走2019-19-13
- 祝贺:我国五种主要粮食产2019-19-13
- 祝贺:我国土壤科学大数据2019-19-13
相关阅读
- 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签署部2019-19-13
- 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重大植2019-19-10
-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第2019-19-06
- 全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2019-19-04
- 第十一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2019-19-02
- 相关水域打击电鱼专项执法2019-19-30
- 韩长赋在中化集团和华为调研2019-19-26
- 韩长赋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-19-22
- 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2019-19-20